大清宰相厚黑日常_分卷阅读_370(2 / 4)
张廷玉便给他出了个主意,建个军需房,专人差遣供职,今日的事今日处理完,也不积压,单单处理军务,这样便快上许多。
他倒是皇帝的智囊,前面有了密折奏事,亲手出来定了一大堆条条框框,手里还领着国史馆翰林院,让人编着书,自己编着律条,忙上忙下……如今,真已隐隐约约有了一朝宰辅的模样,马齐都要让他一头,遑论旁人?
张廷玉忙起来要命,大权在握看着皇帝忙,他也高兴。
出主意的是他,倒霉的是下面人,倒也懒得管了。
倒是去年门人夏义死了之后,雍正手底下的封疆大吏年羹尧,便已经去青海督战。
今年年初,就在张廷玉还朝不久,年羹尧便携军功入京觐见。当年与他有旧的钱名世写诗赠他,言“分陕旌旗周召伯,从天鼓角汉将军”,“钟鼎名勒山河誓,番藏宜刊第二碑”,一时之间也是风头无两。
可听说这消息,顾怀袖就皱了眉,忽然开始考虑起霭哥儿的婚事来。
张若霭情路没什么坎坷处,跟琳姐儿原本是玩过许久的,钱名世也是探花及第,两家结亲门第都很相当。
只可惜,钱名世这人未免太不了解雍正。
顾怀袖琢磨着,这事儿也不知道怎么跟张若霭说,不如再观望观望……
她问过了张廷玉,张廷玉也是一样的想法,只说再等等。
年羹尧气焰越来越盛,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。
雍正二年也有会试,为甲辰科,正考官张廷玉、朱轼,另有两名副考官,同年《圣祖仁皇帝实录》出来,张廷玉由礼部尚书改任户部尚书。
这一回,轮到顾怀袖郁闷了。
户部管钱粮,雍正爷这是自己不舒坦,也让人跟着他不舒坦啊,一面是看重张廷玉,可未必没有拉着人一起不舒坦的意头。
雍正最恨什么?最很贪官。
一旦开始查府库亏空,整个朝廷便开始人心惶惶,户部亏空,他竟然让历任户部的大小官员,按着官职大小、在任时间长短,各自补足亏空。
总之户部府库这里亏空多少,当过户部官儿的都给补上,管你是不是冤枉,没钱?
得。
抄家。
就是要抄家!
户部没几个官是干净的,的确有一些清流没贪过钱,可毕竟太少,规定下来也顾不了那么多。
银子亏空多达二百五十多万两,康熙爷账面儿上可没差那么多,胤禛岂能饶了这些人?
冤枉在所难免,可毕竟是少数,要紧的还是府库亏空问题。
历任户部大小官员一时之间全部遭了秧,张廷玉都扔出去一万多银子,寻常人哪里能幸免?
上至尚书,下至主簿文书,交得够银子的,没你的事儿了,安全了;交不够银子,要不就是贪腐甚多不肯交的,雍正这边直接放权给张廷玉,一个字:抄!
光是这一年,被抄家的大小官员便以近百来计,牵连甚多。
好歹前后忙完,府库亏空总算是填上了,也的确抄出了一大片的贪腐。
也不知是不是抄家没抄过瘾,张廷玉上了折子说,既然府库已经查过了,中央都这样,下面各省怕也干净不了。
雍正是正有此意,顺着张廷玉这折子就颁了诏令,户部查过了,各省也通通查起来。先头户部查银,动静甚大,这会儿各省大小官员们听见要下来查的消息,个个手忙脚乱,能填补亏空的赶紧填补,填补不动的拆东墙补西墙,至于胆大的就硬扛着,结果等人查下来,又倒了大霉! ↑返回顶部↑
他倒是皇帝的智囊,前面有了密折奏事,亲手出来定了一大堆条条框框,手里还领着国史馆翰林院,让人编着书,自己编着律条,忙上忙下……如今,真已隐隐约约有了一朝宰辅的模样,马齐都要让他一头,遑论旁人?
张廷玉忙起来要命,大权在握看着皇帝忙,他也高兴。
出主意的是他,倒霉的是下面人,倒也懒得管了。
倒是去年门人夏义死了之后,雍正手底下的封疆大吏年羹尧,便已经去青海督战。
今年年初,就在张廷玉还朝不久,年羹尧便携军功入京觐见。当年与他有旧的钱名世写诗赠他,言“分陕旌旗周召伯,从天鼓角汉将军”,“钟鼎名勒山河誓,番藏宜刊第二碑”,一时之间也是风头无两。
可听说这消息,顾怀袖就皱了眉,忽然开始考虑起霭哥儿的婚事来。
张若霭情路没什么坎坷处,跟琳姐儿原本是玩过许久的,钱名世也是探花及第,两家结亲门第都很相当。
只可惜,钱名世这人未免太不了解雍正。
顾怀袖琢磨着,这事儿也不知道怎么跟张若霭说,不如再观望观望……
她问过了张廷玉,张廷玉也是一样的想法,只说再等等。
年羹尧气焰越来越盛,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。
雍正二年也有会试,为甲辰科,正考官张廷玉、朱轼,另有两名副考官,同年《圣祖仁皇帝实录》出来,张廷玉由礼部尚书改任户部尚书。
这一回,轮到顾怀袖郁闷了。
户部管钱粮,雍正爷这是自己不舒坦,也让人跟着他不舒坦啊,一面是看重张廷玉,可未必没有拉着人一起不舒坦的意头。
雍正最恨什么?最很贪官。
一旦开始查府库亏空,整个朝廷便开始人心惶惶,户部亏空,他竟然让历任户部的大小官员,按着官职大小、在任时间长短,各自补足亏空。
总之户部府库这里亏空多少,当过户部官儿的都给补上,管你是不是冤枉,没钱?
得。
抄家。
就是要抄家!
户部没几个官是干净的,的确有一些清流没贪过钱,可毕竟太少,规定下来也顾不了那么多。
银子亏空多达二百五十多万两,康熙爷账面儿上可没差那么多,胤禛岂能饶了这些人?
冤枉在所难免,可毕竟是少数,要紧的还是府库亏空问题。
历任户部大小官员一时之间全部遭了秧,张廷玉都扔出去一万多银子,寻常人哪里能幸免?
上至尚书,下至主簿文书,交得够银子的,没你的事儿了,安全了;交不够银子,要不就是贪腐甚多不肯交的,雍正这边直接放权给张廷玉,一个字:抄!
光是这一年,被抄家的大小官员便以近百来计,牵连甚多。
好歹前后忙完,府库亏空总算是填上了,也的确抄出了一大片的贪腐。
也不知是不是抄家没抄过瘾,张廷玉上了折子说,既然府库已经查过了,中央都这样,下面各省怕也干净不了。
雍正是正有此意,顺着张廷玉这折子就颁了诏令,户部查过了,各省也通通查起来。先头户部查银,动静甚大,这会儿各省大小官员们听见要下来查的消息,个个手忙脚乱,能填补亏空的赶紧填补,填补不动的拆东墙补西墙,至于胆大的就硬扛着,结果等人查下来,又倒了大霉! ↑返回顶部↑